论图书馆的公共精神培育功能和当代实践
公共精神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支撑,也是实现民主的必要条件.图书馆不仅是文化的产物,而且是民主的产物,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享、人权、交流、教育等内在属性"内生"了公共精神培育功能.当前社会公共精神现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求不相匹配,而图书馆则以多样化的公共精神培育实践回应该需求.实践类型主要包括教育导向型、传播导向型、治理导向型、社区导向型,但实践的丰富度、科学性存在不足.面对时代赋予的责任,图书馆应推动以公共精神培育为价值追求的服务创新,将公民纳入图书馆治理体系,构建嵌入性的公共生活空间;图书馆学则应加强图书馆公共精神培育功能理论研究,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图书馆学话语体系.图1.参考文献64.
图书馆、公共精神培育、当代实践
48
G250.1(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1DSDJ0012
2022-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