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3530/j.cnki.jlis.2020040

农村文化惠民工程的“弱参与”及其改革策略——来自全国21省282个行政村的调查

引用
由政府主导的文化惠民工程项目在促进基层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其绩效问题也引发了广泛争议——文化惠民工程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应该弱化还是应该加强?武汉大学“文化第一线”课题组于2018年对全国21省282个行政村开展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居民存在较强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对文化惠民工程持基本认可态度,但期望率高、满意率低,表现出一种“弱参与”(假性参与或象征参与)特征;在政府供给侧,文化惠民工程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场地环境和设施设备等因素对农村居民的认可度存在显著影响,在受众的消费侧,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等社会人口学变量和行政村至城区的距离显著影响农村居民的认可度;居民认可度受到政府供给侧与居民自身文化资本状况的制约,农村文化惠民工程的政府供给规模与居民认可度之间是一种非对称关系,并不完全受到供给侧的服务质量和投入规模的控制.这一结论表明,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接受和消费是一个基于自身素质条件和偏好的选择性接受过程,一味强化供给侧的产品质量或者投入规模也难以提升农村居民的认可度并重建文化惠民工程的合理性,这种情况对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文化惠民工程格式化管理(纵向控制)思路提出了挑战.文化惠民工程的“悬浮化”和“弱参与”特征,要求确立供需双侧协同改革的总体转型思路,借助于数字信息技术平台建立“国家—个人”文化消费激励机制,确立消费侧政策创新引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转型的政策路径,并探索乡镇公私混合型文化主体模式以建设农村基层新型文化共享空间.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惠民工程、项目制、居民满意度、文化消费

G252(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文化建设研究”编号:18ZD24

2020-1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0页

54-73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图书馆学报

1001-8867

11-2746/G2

2020,(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