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技术接受研究:特征、问题与展望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内2003年至2016年发表的464篇技术接受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根据文献的内容特征,构建了文献类型、研究主题、实证研究三类内容分析编码表,基于此对文献进行编码及统计分析.研究发现:①国内技术接受研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②技术接受研究呈现学科交叉的趋势,学者在不同的领域应用技术接受理论和模型,推动了技术接受研究的发展;③技术接受理论模型具有普适性和可拓展性,适用于不同领域新技术用户的技术接受和使用意愿研究,同时不断吸纳与领域相关的新要素;④实证研究是该领域的主流研究途径,新变量和新理论的融入与拓展及新模型的构建是研究的主要模式;⑤当前技术接受的实证研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理性思考缺失、研究方法单一、中介变量及调节变量的忽略、技术接受理论本身研究的弱化等.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技术接受理论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研究方法将日趋多元,不断推动具有领域特征的整合模型的提出.此外,技术接受理论本身的研究也将得到加强.图3.表12.参考文献46.
技术接受、技术接受模型、技术接受理论
G250.7(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用户多维交互行为的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型与实证研究”11BTQ009;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新生代信息用户与游戏化系统交互信息行为研究”AS1505的研究成果之一
2017-03-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0页
2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