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529-6005.2001.06.005
静止期与活动期黄牛乳腺肥大细胞的分布规律
@@乳腺炎是奶牛最重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目前,对于本病的防治,国内外学者采用了多种措施,但都未能取得满意的疗效。Sordilo等曾用白介素-2(IL-2)对奶牛乳腺炎进行治疗研究,但由于迄今为止尚不清楚IL-2与乳腺炎发病机制的关系,其疗效也不理想[1]。人和鼠类肥大细胞在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es)、寄生虫和细菌等诱发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2]。但对牛肥大细胞在乳腺炎的免疫学作用尚不清楚。Nielsen发现泌乳后期牛乳腺小叶间肥大细胞内有4种不同形态的膜包颗粒,与人和某些实验动物的肥大细胞十分相似[3]。但肥大细胞颗粒常被核糖体包围[4]。与小鼠、大鼠、豚鼠和猪相同,牛乳腺肥大细胞也合成组胺[5]。我们曾发现牛和羊子宫肥大细胞的数量在生殖周期中发生显著改变[6]。但牛乳腺肥大细胞的数量与分布是否也随乳腺生理状态的改变而变化,目前尚未见报道。因奶牛价格较贵,乳腺取材十分困难,而黄牛数量多,价格便宜,复制乳腺炎模型容易达到一定的数量。故本文以静止期和活动期黄牛乳腺为材料,用改良的甲苯胺蓝染色法对其肥大细胞的研究。
静止期、活动期、黄牛、乳腺肥大细胞、分布规律、奶牛乳腺炎、甲苯胺蓝染色法、数量与分布、尚未见报道、免疫复合物、感染性疾病、治疗研究、炎症反应、实验动物、生殖周期、生理状态、容易达到、疗效、颗粒、价格
37
S858.237.2+6(动物医学(兽医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