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529-6005.2001.01.028
中等兽医职业教育教材改革之我见
@@《四川畜牧兽医》2000年第2期刊载了贵州省黔东南民族农业学校杨传(焱)/(木)老师“对中专《兽医临床诊断学》教材中某些问题的商榷”一文后,深受触动。我担任《兽医临床诊断学》和《家畜内科学》教学工作也近10年了,对文中提出的许多问题深有同感。其实,现行教材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其他课程教材的问题也曾有作者提及,但未引起广泛的响应。今读杨老师的文章后,也想在对现行教材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个人看法。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3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和教材)之一,是广大师生赖以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教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知识的传播和应用,也影响到行业内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的高低。1993年以前我校用的是黑龙江省双城农业学校主编的《家畜内科及临床诊断学》,后来该门课分为两门,《兽医临床诊断学》由此独立出来。这轮教材改革有新的突破和发展,但从本专业各门教材的整体质量来看,仍有诸多不足,乃至一些低级错误。本文拟从5个方面进行探讨。
1 编撰教材的思路老化 未跳出过去经验形成的一种固定思想模式,亟待思想解放。具体表现在,过分迷信权威、迷信编撰者的年龄、迷信过去的经验,被“经验思想模式”束缚,对一些早以存在的问题拖而不决,整体上教材质量没有质的提高和突破,还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学历教育模式。我国职业教育体制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部门办学,目标局限于为部门培养职业人才。市场经济时代,职业教育被迫面向市场,教材也必须面向广阔的市场。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各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纷纷调整专业结构、拓宽招生渠道,培养市场需求的人才,但教材的改革跟不上这种转变。从根本上讲,职业教育改革还滞后于经济改革,其中教材改革的滞后性尤其明显。例如,顺应市场的需要,学校在传统畜牧兽医专业基础上,开设了动物检疫和检验专业、药物检验专业、牧草专业等新专业,其中本专业有的主干课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符合中专特点的教材,有的借用大学教材。而且,这些专业的学生也迫切需要学习畜牧兽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安排了一定的学时,但缺乏适合这类学生的专门教材,只能搬用牧医专业的教材,而这些教材系统性、连贯性很强,都是从基础到临床按步就班编制的,大量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使这些学生望而生畏,教师难以组织有效的教学,个别教师甚至抓不住重点,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材改革必须走在经济改革的前沿。如何适应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解放思想,是组织教材编写者们应深思的首要问题。
畜牧兽医、职业教育、教材改革、检验专业、临床诊断学、学校、市场经济时代、学生、思想模式、经济改革、教学活动、教材质量、家畜内科、基础、经济体制的改革、人才、迷信、经验、教师、计划经济体制
37
S85-4(动物医学(兽医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