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与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类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白质脱髓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2]。目前全球大概有两百多万多发性硬化患者,且患病人数仍在逐年增加。本病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女性患病人数约为男性的2倍[3],大多数患者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呈复发缓解趋势(relapsing-remitting course),且病情逐渐进展。目前 MS 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主要与遗传易感性及环境因素两大方面有关[4]。后者包括EB 病毒感染、吸烟及血清维生素 D 水平不足等,尽管 EB 病毒几乎普遍存在,但并没有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案,因此,戒烟及补充维生素 D 成为目前可行的干预措施。因为全世界人口均普遍存在维生素D 的缺乏,所以补充维生素 D 对于 MS 具有深远的意义。维生素 D 缺乏作为 MS 危险因素这一假设提出至今已30余年,在过去的几年内,人们在对于MS 的研究中发现,机体内许多免疫病理过程,诸如调节性 T 细胞的失活、炎症反应、少突胶质细胞及免疫介导 B 细胞的凋亡均与 MS 有密切关系,而维生素 D 已被证实具有潜在的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针对低维生素 D 水平个体患 MS 风险增加的流行病学证据越来越充分,所以理清维生素 D 与 MS 的关系或许可以为 MS 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案。
血清维生素、多发性硬化、治疗方案、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人数、nervous system、少突胶质细胞、免疫调节作用、患者、遗传易感性、炎症反应、危险因素、世界人口、免疫介导、流行病学、环境因素、功能障碍、干预措施、风险增加
R15;R17
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20130413027GH
2016-04-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