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D-二聚体水平及 AT-Ⅲ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D-二聚体水平及抗凝血酶Ⅲ(AT-Ⅲ)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0例为肝硬化组,按病情程度分为肝硬化代偿组54例,肝硬化失代偿组46例;另选取50例肝功能正常者为正常组。对三组对象的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及 AT-Ⅲ的含量进行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肝硬化组的 PT、APTT 和 TT 显著延长(P <0.05),FIB 显著降低(P <0.05),D-二聚体含量水平显著升高(P <0.05),AT-Ⅲ%活性显著下降(P <0.05)。与代偿组相比,失代偿组的 PT、APTT 和 TT显著延长(P <0.05),FIB 显著降低(P <0.05),D-二聚体含量水平显著升高(P <0.05),AT-Ⅲ%活性显著下降(P <0.05)。结论检测凝血四项、D-二聚体水平和 AT-Ⅲ指标水平对肝硬化患者的凝血状况和病情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肝硬化、凝血四项、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表达
R446.61(诊断学)
2015-09-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366-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