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CTA 与3D-DSA 在测量颅内动脉瘤方面的对比研究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N)是颅内动脉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造成局部血管壁受损,在血流的冲击及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脑血管瘤样突起。研究表明,亚洲人群中颅内动脉瘤患病率约为2.5%-3%。据统计颅内动脉瘤破裂率为3%-6%,约2/3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IAN 破裂造成的[1-3]。IAN 破裂出血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其中,10%-15%尚未来及就医直接死亡。首次出血死亡率高达35%,再次出血死亡率高达60%-80%,即便幸存亦多留有残疾[4]。目前血管内介入治疗 IAN 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并且随着修饰弹簧圈、辅助球囊、支架辅助以及血流导向装置的出现,使介入治疗 IAN 相对于开颅手术,优势更加明显,疗效更为确切。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在 IAN测量方面,3D-CTA 与3D-DSA 所测得的数值对血管内治疗的手术方案选择上存有差异,如图1。现就3D-DSA 与3D-CTA 在 IAN 测量方面对比结果报道如下。
测量、颅内动脉瘤、死亡率、血管内介入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先天发育异常、血管内治疗、血流、开颅手术、破裂出血、脑血管瘤、临床工作、辅助、方案选择、对比结果、导向装置、致残率、血管壁、瘤破裂、患病率
R73;R54
2015-08-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141-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