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163/j.cnki.11-5547/r.2023.11.036
慢性失眠障碍患者肠道益生菌联合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失眠障碍患者采用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1)联合益生菌治疗的临床疗效,为慢性失眠障碍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90 例慢性失眠障碍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组(认知组)、服用益生菌药物组(药物组)和失眠认知行为治疗联合益生菌治疗组(联合组),各 30 例.于治疗前和治疗第 5 周末对三组患者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SG)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第 5 周末,联合组、认知组、药物组患者PSQI评分分别为(7.75±3.02)、(10.51±6.03)、(8.25±4.13)分,低于治疗前的(15.10±4.10)、(15.01±3.03)、(15.12±4.15)分;联合组PSQI评分低于认知组和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 5 周末,联合组、认知组、药物组患者睡眠潜伏期分别为(25.13±13.21)、(31.62±12.45)、(27.33±14.26)min,短于治疗前的(57.65±20.41)、(60.17±21.77)、(61.17±22.87)min;联合组、认知组、药物组患者总睡眠时间分别为(402.56±72.33)、(290.04±63.23)、(299.05±65.25)min,长于治疗前的(163.74±64.31)、(165.42±70.29)、(168.52±71.40)min;联合组、认知组、药物组患者睡眠觉醒次数分别为(6.25±3.27)、(9.25±3.73)、(12.35±4.73)次,少于治疗前的(12.53±4.96)、(12.01±5.06)、(13.01±5.76)次;联合组睡眠潜伏期短于认知组和药物组,睡眠觉醒次数少于认知组和药物组,总睡眠时间长于认知组和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和益生菌治疗都能提高慢性失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两者联合应用在身、心两方面对患者的认知行为及机体的免疫系统均有调整,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更为显著.
慢性失眠障碍、益生菌、失眠认知行为治疗
18
R256.23;R741.044;R544.1
2023-07-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