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163/j.cnki.11-5547/r.2022.07.01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CG)的相关性,以期为慢性胃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参考及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114例CG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进行胃镜检查及快速尿素酶(RUT)试验.对比两组受检者Hp感染情况,对比观察组中不同类型CG患者的Hp感染情况,分析CG病位证素分布特征及其与H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Hp感染阳性率74.56%高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及胆汁反流性胃炎Hp感染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糜烂性胃炎Hp感染阳性率最高,其次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最后为胆汁反流性胃炎.观察组中Hp感染阳性患者病位证素主要为胃、脾、肝,分别占比88.24%、61.18%、29.41%;Hp感染阴性患者病位证素主要为胃、脾、肝,分别占比72.41%、37.93%、24.14%.CG病位证素胃、脾与Hp感染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Hp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发生的重要因素,但并非所有慢性胃炎均由该病菌引起,而慢性胃炎伴Hp感染多与胃、脾两脏器存在紧密关联,故在针对慢性胃炎治疗中需强化对Hp感染的关注,并可通过运用证素辨证方法更加准确地把握患者病位及致病因素,从而予以针对性治疗,提升临床诊疗准确性及针对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相关性
17
R573.3;R259;R735.2
2022-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