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163/j.cnki.11-5547/r.2020.27.002
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及转归的影响
目的 探讨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预后及转归的影响.方法 12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不同分为低耐药屏障组(48例)、高耐药屏障组(46例)及未抗病毒组(32例).低耐药屏障组应用拉米夫定(LAM)、替比夫定(TBV)、阿德福韦酯(ADV)等耐药发生率较高的核苷类药物治疗;高耐药屏障组应用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酯一代(TDF)、替诺福韦酯二代(TAF)等耐药发生率低的核苷类药物治疗;未抗病毒组因各种主客观原因一直未应用上述任何一种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肝生化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肝脏弹性指标(硬度值E)及原发性肝癌(HCC)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TBIL、ALT、AST、ALB、HA、LN、C-Ⅳ、PCⅢ、硬度值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TBIL、ALT、AST、ALB(除外未抗病毒组)、HA、LN、C-Ⅳ、PCⅢ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低耐药屏障组及高耐药屏障组均优于未抗病毒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耐药屏障组及高耐药屏障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硬度值E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低耐药屏障组(18.61±4.20)kPa及高耐药屏障组(18.30±4.52)kPa均低于未抗病毒组的(21.17±6.70)kP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耐药屏障组及高耐药屏障组治疗后的硬度值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抗病毒组随访5年的HCC累计发生率高于低耐药屏障组及高耐药屏障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耐药屏障组最低,但高于低耐药屏障组及高耐药屏障组随访5年的HCC累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长期应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肝生化、肝纤维化及肝脏弹性指标,降低HCC发生率;高耐药屏障核苷类药物似乎疗效更优.
乙型肝炎、肝硬化、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肝脏弹性
15
2020-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