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163/j.cnki.11-5547/r.2019.13.016
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症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选取8例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动态观察其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应用降糖药物、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治疗舞蹈样症状,观察其预后.结果入院时急查血糖8.56~34.30 mmol/L,平均血糖(16.60±7.49)mmol/L.血浆渗透压286.44~342.42 mOsm/L,平均血浆渗透压(302.15±6.35)mOsm/L;尿酮体除1例阳性(+)、第2天复查阴性外,余均为阴性.舞蹈样症状表现:紧张会加重、安静时会减轻、睡眠中消失.舞蹈侧肢体肌张力增加、病理反射阳性者(脑梗死后遗症)2例,其余均未发现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8例患者颅脑CT均表现为基底节区稍高密度影,CT值36~48 Hu.双侧受累2例,患侧肢体对侧基底节区受累6例.壳核全部受累8例,尾状核头同时受累4例.其中5例行头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基底节区均发现异常信号5例,表现为患侧肢体对侧壳核、尾状核或者两侧壳核、尾状核T1高信号,边界清析,无占位效应及水肿,增强并无强化.3例于患病后2个月 ~1年复查颅脑CT或MRI,显示基底节区高密度影减低或消失,而且并无软化灶形成.所有患者均予活血化淤、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血糖控制后舞蹈样症状在2~3周以内逐渐消失.结论 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症影像学表现特异,控制血糖可迅速改善病情,预后良好.
舞蹈症性障碍、非酮症高血糖、多巴胺受体阻滞剂
14
2019-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