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可扩张通道下峡部截骨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一种新术式微创可扩张通道下峡部截骨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并与传统开放TLIF和PLIF进行对比.方法 2008年7月~2012年7月,292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93例行PLIF(A组),102例行开放TLIF(B组),97例行微创可扩张通道下峡部截骨TLIF(C组),比较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记录术中植入椎间融合器高度及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随访术后腰腿痛VAS、ODI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在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手术节段构成、术前腰腿痛VAS和ODI评分及随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末次随访ODI和腿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手术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明显优于A、B组(P<0.05),C组植入椎间融合器高度明显优于A、B组(P<0.05).结论 微创可扩张通道下峡部截骨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能达到有效的减压效果,而且具有损伤小、出血量少、椎间隙高度恢复理想、术后腰痛残留率低的优势.
腰椎管狭窄症、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微创可扩张通道
8
R68;TM2
2014-03-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