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7555.2013.01.004
亚低温治疗对心搏骤停复苏后心肌酶cTnI、CK、CK-MB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心搏骤停后心肺复苏后患者心肌酶cTnI、CK、CK-MB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心搏骤停的患者30例,经心肺复苏达到自主循环恢复后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温组,每组15例,监测两组患者心肌酶cTnI、CK、CK-MB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入院各时间段的变化.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常温治疗组心肌酶cTnI、CK、CK-MB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同时出现低血压、血流动力学异常等,而亚低温组在30 min内与常温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2 h到72 h亚低温组血清cTnI、CK、CK-MB明显低于常温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亚低温组的血压、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等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心搏骤停患者复苏后患者血清的心肌酶cTnI、CK、CK-MB,减少心搏骤停及心肺复苏对心肌的损伤,降低心肌耗氧量,使复苏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好转,改善心功能.
心搏骤停、心肺复苏、亚低温治疗、心肌酶、心功能
8
R28;R54
2013-03-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