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7555.2008.15.024
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发生侵袭性曲霉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 了解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发生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根据EORTC/MSG2002年制定的定义及我国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分级诊断标准,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诊断的54例侵袭性曲霉病分为:确诊8例,临床诊断31例,拟诊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性粒细胞缺乏组24例,其中20例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组30例,主要是接受激素治疗的COPD患者(36.7%).发热、胸闷、咳嗽、胸痛、咯血为常见症状.胸部CT显示节段性肺实变在中性粒细胞缺乏组多见,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组则以多发结节阴影为主.结节或实变影内空洞形成较晕轮征、新月征更常见.IA总体病死率达72.2%,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组高于中性粒细胞缺乏组(83.3%vs 58.3%,P=0.042).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表明,肺外播散与预后有关.结论 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发生IA并非少见,接受激素治疗的COPD患者是发生IA的主要危险因素.前者病死率高于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
侵袭性曲霉病、非中性粒细胞缺乏、危险因素、预后
3
R73;R55
2008-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