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7534/j.issn.1009-2137.2014.03.003

骨髓、脐带及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脂能力存在差异

引用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的来源非常广泛.由于不同组织来源的影响,MSC之间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分析比较脐带、脂肪及骨髓组织来源的MSC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从脐带、脂肪和骨髓分离培养MSC,在显微镜下观察这3种来源的MSC的形态(UC-MSC,AD-MSC和BM-MSC),用流式细胞术诱导分化试验及定量荧光PCR分别检测UC-MSC,AD-MSC和BM-MSC的免疫表型、分化能力和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UC-MSC、AD-MSC和BM-MSC的形态都是成纤维细胞样;经罗丹明和DAPI染色后,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它们的细胞形态类似;这三种来源MSC的免疫表型符合MSC的鉴定标准,而且表达水平一致;这三种来源MSC的成骨分化潜能相似,而成脂分化潜能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中AD-MSC成脂能力最强,BM-MSC次之,UC-MSC最差.检测脂肪形成早期起重要作用的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 mRNA表达水平在三种来源MSC中的基础表达水平,发现PPAR-γmRNA在AD-MSC中最高,在BM-MSC次之,而在UC-MSC中最低,与成脂能力的表现相一致.这表明三种来源MSC成脂能力存在差异可能与它们PPAR-γ的基础表达水平有关.结论:UC-MSC,AD-MSC和BM-MSC的形态类似;免疫表型符合MSC鉴定标准,表达水平一致;成骨分化能力相似,而成脂分化能力不同;PPAR-γmRNA表达水平不一.关于差异的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潜能、PPAR-γ

22

R329.28(人体形态学)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1AA02011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CB964800

2014-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588-59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1009-2137

11-4423/R

22

2014,22(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