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非白血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本研究旨在比较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缓解后骨髓MSC以及非白血病的MSC的三者生物学特性.将骨髓MSC分为3组:白血病组、完全缓解组以及非白血病组.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MSC的形态学特征,在原位瑞氏染色后计数各组CFU-F数,计数各组MSC的融合时间,绘制各组MSC的生长曲线,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MSC的免疫表型及细胞周期并计算DI值.结果发现,3组骨髓MSC的形态无差异;3组原代MSC的CFU-F数有差异(P=0.01),其中白血病组MSC的CFU-F最少;3组原代MSC的融合时间有差异(p<0.01),其中白血病MSC组的融合时间最长;在第3、5、7天对3组MSC(第2代)的细胞计数进行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MSC(第二代)免疫表型检测显示CD105、CD106均为高表达,CD45表达阴性,3组间结果比较无差异(p值分别为0.37、0.50);各组MSC(第二代)的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89.9±4.0)%,(90.2±3.0)%,(91.0±3.0)%,3组比较未显示差异(p=0.79).3组MSC的DI值都在0.9-1.1范围之内.结论:在对白血病与非白血病的第二代MSC的生物学特性比较中,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异.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白血病、生物学特性、细胞周期
17
R733.71;R329.28(肿瘤学)
2013-05-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95-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