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G技术在血小板保存过程中功能评价的应用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技术探讨血小板保存过程中功能的变化.随机选择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的单供者机采血小板12个单位并在(22±2)℃条件下振荡保存.分别在保存1、2、3、4、5天检测血栓弹力图参数,包括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α角(ANG)和最大振幅(MA),同时检测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低渗休克反应(HSR)水平、CD62p阳性率及凝血酶激活CD62p再表达率的变化,综合评价血小板保存过程中体外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平均血小板体积随保存时间延长而轻度增大,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P<0.01);凝血酶激活后CD62p再表达率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p<0.01);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水平在1-5天无明显变化(P>0.05);R值随保存时间延长而明显延长(P<0.01),K值无明显变化(P>0.05),Ot角虽呈轻度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MA值在保存1-4天无显著变化,保存5天时仅有轻度下降(P<0.05).结论:虽然血小板随保存时间延长激活率明显升高,但反映血小板综合凝血功能的最大振幅(MA值)和HSR水平在整个保存期内并无显著变化,说明保存期末的血小板仍然具有良好的止血功能;血栓弹力图参数MA值可以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用于血小板保存过程中的功能评价.
血栓弹力图、血小板保存、低渗休克反应、CD62p
16
R457.1;R331.143(治疗学)
2013-05-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926-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