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5-2208.2008.07.019
术中肠镜对小肠血管畸形诊疗价值的研究
目的 探讨术中肠镜对小肠血管畸形的诊治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并手术确诊的17例小肠血管畸形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人均以反复黑便或血便等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术前均经胃镜检查排除胃十二指肠出血;结肠镜检查排除下消化道(结肠及直肠)出血;术前均行胶囊内镜检查,其中诊断小肠血管畸形10例(10/17),不能明确诊断或漏诊7例(7/17).17例病人均行剖腹探查,术中肠镜检查发现点状或片状黏膜血管扩张或出血点,分布于整个小肠,病变最多达18处,最少2处.行点状切除1例,点状+楔形切除7例,点状+肠段切除4例,楔形切除3例,肠段切除2例.手术切除标本行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小肠血管畸形.17例病人随访2~4年,平均33个月,无一例发生再出血.结论 术中肠镜检查对小肠血管畸形具有重要价值,可对小肠血管畸形做出准确定性诊断,是诊治小肠血管畸形的主要手段.
小肠血管畸形、术中肠镜
28
R6(外科学)
200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6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