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5-2208.2005.09.021
炎症性肠病1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2004年的135例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制定的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标准的病人的临床、肠镜及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 31例CD主要临床症状为糊状腹泻, 腹痛多位于脐周或右下腹,内镜下主要表现为节段性、非对称性的黏膜炎症,阿弗他溃疡.104例UC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黏液脓血便,腹痛多位于下腹和左侧,内镜下主要表现为多发性浅表溃疡、弥漫性充血糜烂、假息肉.UC结肠镜确诊率为100%,但CD结肠镜确诊率仅为41.9%.UC内外科治疗完全缓解率33.6%,有效率82.7%;CD完全缓解率为22.6%,有效率为64.5%,UC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CD(P<0.05).结论结肠镜是诊断UC的最有效方法,CD的诊断须依靠临床、内镜、X线及手术探查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合理的内科治疗和选择性外科治疗可提高IBD治疗效果.
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25
R6(外科学)
2005-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59-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