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7703.2017.05.006
柴北缘侏罗纪凹陷结构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传统的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受制于地震资料品质等原因,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分布厚度及平面特征的认识一直存在局限性,通过柴北缘早、中侏罗世时期的构造演化分析,建立了侏罗纪断陷+坳陷的新的构造解释模型.在该模型的指导下,发现了红三旱、尖顶山、长尾梁等新的侏罗纪凹陷.根据剖面形态及构造特征,将受到强烈改造的侏罗纪凹陷划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软弱层主导的强变形凹陷、能干层主导的强变形凹陷、基底断裂主导的强变形凹陷、挤压挠曲的弱变形凹陷及垂直隆升的弱变形凹陷.断陷期地层主要受控于柴北缘基底深大断裂,坳陷期地层则全区分布,两者具有明显的继承性.通过应力场与现今基底主干断裂走向关系分析,祁连山的阻隔及阿尔金山的左行走滑作用控制了现今侏罗纪凹陷的形态特征.早侏罗世断陷所在的地区,烃源岩条件更为优越;并联式的断陷结构有利于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向远距离运移,易形成源外油气藏.
柴北缘、侏罗系、解释模型、凹陷结构
22
TE111.2(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1ZX05007;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柴达木盆地建设千万吨油气田综合配套技术研究”2011E-03
2017-12-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5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