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疮病毒甘肃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ORF059基因和ORF109基因的序列分析
利用羊睾丸(lamp testicles,IT)细胞从采自甘肃省玉门市疑似羊口疮病羊的病料中分离病毒,并对其进行培养和PCR鉴定;结果,从疑似病料中成功分离到1株流行于我国甘肃省的羊口疮病毒,遂将其命名为ORFV/GSYM/2012/China.然后对分离株的ORF059基因(编码F1L蛋白)和ORF109基因(编码EEV糖蛋白)进行克隆、测序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和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序列分析表明,F1L基因长1 017 bp,共编码338个氨基酸,与ORFV Jilin、Jilin-Nongan、Shanxi、GanS和NA1-11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7.9%、99.8%、96.2%、97.3%和99.9%.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此分离株与我国Jilin-Nongan、GanS株,意大利Ov-7、Ov-C2株及新西兰NZ2分离株的亲缘性较近,表明不同地区分离毒株的F1L基因差异不大.该分离毒株ORF109基因长495 bp,编码164个氨基酸.ORF109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此分离株与德国D1701株的相似性最高;经预测,ORF109蛋白的二级结构中含1个跨膜区,属于亲水性膜蛋白.
羊口疮病毒、甘肃、分离鉴定、F1L基因、ORF109基因、克隆、序列分析
43
S852.659.1(动物医学(兽医学))
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专项GNSW-2012-16
2013-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782-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