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危害凤尾菇生产的一种草菇属物种的形态和分子鉴定

引用
近年来,在四川乐山地区凤尾菇(Pleurotus pulmonarius)栽培中,首次发现1种形态与草菇类似的大型真菌类污染菌.该菌在栽培场中的污染率可达60%以上,对凤尾菇的生产造成较大威胁.经初步鉴定为小包脚菇属(Volvariella)的木生小包脚菇[Volvariella diplasia (Berk.& Broome) Singer].该菌子实体形态与草菇类似,菌丝耐低温,可在4℃冰箱中保藏;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温度范围广(13℃~33℃);子实体丛生或单生,单粒种可达20 g以上,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凤尾菇、小包脚菇属、草菇、杂菌

35

S646.9

四川食用菌创新团队资金资助项目;四川省微生物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西南地区作物秸秆基质化利用技术

2017-07-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1-5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食用菌

1003-8310

53-1054/Q

35

2016,35(6)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