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子宫内膜病变的管理
乳腺癌是女性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第1位的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近几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年增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每年新增乳腺癌病例约30.4万,中位诊断年龄为48岁,比西方国家提前10~15年,接近3/5的患者在诊断时为绝经前状态[2].治疗乳腺癌首选手术,术后内分泌治疗已经成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3].2017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指出: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指征为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4].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大约60%~ 75%的乳腺癌患者表现为ER和(或)PR阳性,是最为常见的乳腺癌类型.对于这类肿瘤的生长和增殖,ER和PR交互作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生物学效应.与之相呼应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就是通过阻断雌激素的来源或阻断ER信号通路来减慢或阻止乳腺肿瘤细胞的生长.故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内分泌治疗是一把双刃剑,在预防与控制乳腺癌复发的同时,与药物的雌激素样作用相关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子宫内膜增生问题,愈加值得临床警惕.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子宫内膜病变
36
R711.74(妇产科学)
教育厅科技创新项目J08LG20
2020-05-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7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