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5-2216.2000.10.010
米非司酮药物流产时绒毛及蜕膜组织的形态学改变
@@ 米非司酮作为一种孕激素拮抗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与前列腺素配伍终止早孕在国内外普遍开展,有效率在93%~95%之间.其作用机制是在受体水平拮抗孕激素的生物学效应 ,从而引起胚胎及其支持组织在代谢和形态结构方面发生一系列改变,最终导致流产[1] .本文仅就米非司酮药物流产时,绒毛及蜕膜组织所发生的形态学改变作一简述.
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绒毛、蜕膜组织、孕激素拮抗剂、形态学改变、生物学效应、作用机制、终止早孕、支持组织、形态结构、前列腺素、抗孕激素、有效率、应用、受体、配伍、胚胎、临床、国内
16
R71(妇产科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97-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