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422/j.cnki.syfjx.20211870
基于UPLC-Q-TOF/MS的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造模及参苓白术散给药不同阶段的血浆代谢组学分析
目的:探讨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SDDR-UC)造模和给药不同阶段大鼠血浆中差异代谢物的变化,以及参苓白术散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造模阶段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SDDR-UC组和单纯UC(P-UC)组.在给药阶段,对上述2个不同模型给予参苓白术散治疗.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对造模及给药结束后大鼠血浆进行检测,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正离子模式:0~2 min,99%A;2~9 min,99%~73%A;9~10 min,73%~44%A;10~13 min,44%~38%A;13~19 min,38%~28%A;19~21 min,28%~2%A;21~23 min,2%A;23~25 min,2%~10%A;25~27 min,10%~99%A.负离子模式:0~2 min,85%A;2~3 min,85%~65%A;3~5.5 min,65%~44%A;5.5~8 min,44%~25%A;8~10 min,25%~2%A;10~16 min,2%~85%A);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检测,采集范围m/z50~1 000.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探索2个UC模型组大鼠在不同阶段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对已鉴定的代谢物通过MetaboAnalyst 5.0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造模阶段鉴定出了 16个潜在生物标志物,其中2个模型组大鼠共有11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影响了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通路.给药阶段筛选鉴定出23个潜在生物标志物,其中2个模型组共有3个潜在生物标志物,此外,SDDR-UC和P-UC模型大鼠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还分别有11、9个,主要影响了嘌呤代谢、磷酸戊糖途径、嘧啶代谢、视黄醇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类固醇激素合成6条通路.结论:大鼠造模和给药阶段均出现了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通路,呈现出动态变化过程,且参苓白术散对SDDR-UC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激活法尼醇X受体(FXR)、增强细胞色素P450的表达有关.
参苓白术散、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单纯溃疡性结肠炎、代谢组学、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胆汁酸、生物标志物
28
R22;R28;R96;R0657(中医基础理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科研课题
2022-08-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