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噬菌体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分析

引用
目的 分离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副甲菌)噬菌体(副甲噬菌体),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从昆明某医院污水中分离副甲噬菌体,并采用噬斑形成法检测其滴度;透射电镜下观察浓缩纯化后的副甲噬菌体形态;分析副甲噬菌体对不同pH(1 ~ 12)和不同温度(40、50、60、70、80℃)作用的敏感性;培养副甲菌和副甲噬菌体,以不同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对应的噬菌体滴度为纵坐标,绘制一步生长曲线,并测定爆发量、最佳MOI及副甲菌突变率;提取副甲噬菌体基因组,酶切分析副甲噬菌体核酸,SDS-PAGE分析副甲噬菌体外壳蛋白;采用热酚法提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采用苯甲基磺酰氟(phenylmethanesulfonyl fluoride,PMSF)法提取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初步分析副甲噬菌体的受体.结果 在医院的污水中分离出的副甲噬菌体,经双层平板计数可见大小不一、透明的噬斑,滴度在109~1010 PFU之间,透射电镜观察可见长尾和一个头部;副甲噬菌体在pH值3~ 10之间滴度较高,40℃以上,随温度上升滴度明显降低,在80℃几宫无活性副甲噬菌体存在;副甲噬菌体感染潜伏期为20 min,爆发期为50 min,爆发量129,最佳MOI为0.2,副甲菌突变率为5.8× 10-7~2.2× 10-6;副甲噬菌体基因组的单酶切产物均可见33 bp的特异条带,SDS-PAGE分析可见4条主带;LPS、OMP能与副甲噬菌体结合,是副甲噬菌体的受体.结论 副甲噬菌体为长尾噬菌体,基因组为dsDNA,大小为33 bp,最佳MOI为0.2,受体位点为LPS和OMP.

沙门菌,甲型副伤寒、细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

27

R378.2+3;Q939.48(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193;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0Y398;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2010ZC055, 2012FB135

2014-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58-462,466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1004-5503

22-1197/Q

27

2014,27(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