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0258-8021.2009.05.022

组织工程化纳米细菌纤维素管体内生物相容性研究

引用
通过肌肉植入试验,初步探讨组织工程化纳米细菌纤维素管的体内生物相容性.利用茶水发酵法培养红茶菌,制备纳米细菌纤维素并使之成管,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结构.将消毒后的纤维素管植入大鼠大腿肌肉内贴近坐骨神经处,分别于第1、2、6周各随机抽取6只大鼠灌流固定、取材,做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血液学检查.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细菌纤维素管壁由细菌纤维素条相互交织,形成不规则的、疏松的网状或絮状多孔结构.材料植入后第1周,可见材料周围有较厚的结缔组织包裹,与周围组织粘连较明显,光镜下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和少量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同时周围肌肉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明显,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植入后第2周结缔组织包裹明显缩小,管壁周围的炎性反应明显减轻,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为主,周围肌肉组织的炎性反应亦明显减轻,同时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植入后第6周,材料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仍然有结缔组织包裹,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以淋巴细胞为主,周围肌肉组织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同时材料开始轻度降解.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检测显示,各时间点与正常大鼠数据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工程化纳米细菌纤维素管在短期观察中,具有良好的体内生物相容性.

组织工程、纳米材料、细菌纤维素、生物相容性

28

R318(医用一般科学)

2010-0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760-76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0258-8021

11-2057/R

28

2009,28(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