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南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可蚀性分析
为评估青藏高原南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风险,对该地区4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进行大范围采样,测定土壤颗粒组成和有机碳质量分数,计算土壤分形维数和可蚀性因子K,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土层土壤侵蚀风险进行定量化评估,并分析土壤粒度特征对土壤可蚀性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整体来看,研究区土壤可蚀性因子K介于0.022~0.036 t·hm2·h/(hm2·MJ·mm)之间,超过40%的样地土壤属于中可蚀性以上(K>0.033t·hm2·h/(hm2·MJ·mm))土壤,存在较高的侵蚀风险;2)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可蚀性因子表现为耕地>灌木林地>草地>乔木林地,其中耕地土壤可蚀性因子显著高于其他3种土地利用类型(P<0.05);3)垂直剖面上,由上到下3个土层(0~10、10~20和20~30 cm),中可蚀性以上土壤分别占到样点总数的26.47%、47.22%和 55.89%,中低可蚀性以下(K ≤ 0.033 t·hm2·h/(hm2·MJ·mm))土壤分别占 73.53%、52.78%和44.11%,土壤可蚀性因子随土壤深度增加呈递增趋势;4)土壤粒度特征对可蚀性具有重要影响,土壤可蚀性因子K与砂粒含量呈指数型负相关关系,与黏粒含量和分形维数呈指数型正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研究结果可为降低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土壤侵蚀风险及提高水土保持效益提供重要参考.
大尺度、土壤可蚀性因子K、土壤颗粒特征、土壤有机碳、分形维数、青藏高原
22
S152.7(土壤学)
国家计委、科技部科研项目2019QZKK0306
2024-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