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项目补充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分析
许多矿山项目由于生产周期长、建设过程复杂,补充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尤其困难.其中,合理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历史数据补充工作是提高矿山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质量的关键问题.以有30多年开采历史的甘肃省某铅锌矿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建设资料、现状测量、咨询矿山老职工、补充1990-2019年期间的历史遥感影像数据,采用SL 773-2018《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测算导则》中的计算方法,完成矿山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结果表明:1)矿山尾矿库占地在逐年增大,其他区域占地面积的变化主要与建设进度相关,并在2006年实现井下开采后趋于稳定;2)矿山总挖土石方2473.03万m3,总填土石方205.03万m3,弃土石方2258.0万m3;3)建设期内重点土壤流失区域为运输公路区,土壤流失量为2197 t,占总流失量的42.76%;运行期重点土壤流失区域为露天采坑区,土壤流失量为6万418 t,占总流失量的85.74%;4)生产建设期内各分区平均侵蚀模数由3494 t/(km2·a)逐渐降低为193t/(km2·a),水土保持措施效果显著.研究认为补充监测工作首要环节是准确调查矿山建设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时间节点,重点是分析各建设时段内扰动土地面积的变化,难点是土壤流失测算.研究提出基本的水土保持监测费用基价制度、补充监测报告应按年度或者具有显著变化特征的时段进行、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测算方法等建议.
水土保持监测、土壤流失、生产建设项目、矿山工程
21
S157.9(土壤学)
甘肃省科学院创新团队资助项目;甘肃省科学院院列科研项目
2023-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