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径流时空尺度效应问题研究进展
通过文献定量分析法,从时间历程、研究主题、研究机构、时空尺度分布、研究区分布、研究方法和数学模型等方面,对我国径流尺度效应的相关研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1)研究发展历程可分为1989-2000年的早期阶段、2001-2006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和2007年后的稳定发展阶段.2)时间尺度以年际尺度和次降雨尺度为主;空间尺度以流域尺度为主.3)研究区的流域分布以黄河和长江为主;水土保持分区以西北黄土高原区为主,其次是西南紫色土区、南方红壤区和北方土石山区;地形区分布以高原为主,其次是山地、丘陵和平原;气候区分布以降雨较多的湿润和半湿润区以及气温较适宜的暖温带、亚热带和中温带居多.4)研究手段和方法种类繁多,且不同研究方法和数学模型所适用的时空尺度可能存在差异.未来应加强极端暴雨洪水过程时空尺度问题的研究,应注重对水文连通性尺度效应、变尺度水文预报模型以及尺度转换等研究主题的关注.
径流、时间尺度、空间尺度、文献计量分析
21
S157(土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30748
2023-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4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