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iDAR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道路侵蚀及其影响因素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质道路侵蚀严重,但道路侵蚀形态特征与驱动机制研究不足.以黄土丘陵沟壑区桥沟流域为例,结合无人机激光雷达、摄影测量技术和野外调查等手段,探究主道路侵蚀形态特征,分析道路侵蚀强度(E)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道路侵蚀强度预测模型并予以验证.结果表明:1)自流域上游至出口,各路段坡度与侵蚀沟道比降均显著下降(P<0.05),而沟道宽深比、沟道密度及侵蚀强度变化趋势不显著;2)影响土质道路侵蚀强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汇水面积和道路段坡度,道路段长度次之,可见光波段差异植被指数与汇水区坡度影响最小;3)分别以道路段坡度(Gr)、汇水面积(Ac)单因子及Gr与Ac双因子为变量构建土质道路侵蚀强度模型E=0.87Ac+77 759.67(R2=0.60,P<0.01);道路坡度模型E=8 707.23Gr-49 252.46(R2=0.54,P<0.01)与双因子模型E=-0.564c+5 783.06G,-11 748.78(R2=0.80,P<0.01),利用燕沟流域道路侵蚀监测数据对进行道路段坡度模型精度进行验证,效果较优(R2=0.92,P<0.01).结果可为黄土高原道路侵蚀预测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道路侵蚀、形态特征、影响因素、预测模型、黄土丘陵沟壑区
21
P237(摄影测量学与测绘遥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2023-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8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