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DEM数据在陕西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中的适宜性分析
自2018年以来,水利部开展了覆盖全国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截至目前,已获得3期全国范围内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并公开发布.在水力侵蚀地区,该项工作通过获取7个因子数据,采用中国土壤流失通用方程(CSLE)计算区域内当年土壤侵蚀强度,同时利用坡度、盖度、土壤侵蚀强度对各类信息进行分级统计.目前陕西省在开展本省省级监测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时所采用的地形因子(坡度、坡长)数据与1∶5万地形图在坡度分级上存在一定偏差,导致区域土壤侵蚀强度与部分统计成果存在异常.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分别以SRTM1、NAS-ADEM、ASTER GDEM较为常用的DEM数据源与1∶5万地形图在坡度分级上进行偏差分析,结果表明:SRTM1生成的坡度数据与1∶5万地形图数据偏差最低,且空间分布上明显优于NASADEM和GDEM数据,较真实地反映区域内地形信息.为保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中间成果的合理性,使其更能客观反映区域内水土流失情况,推荐将SRTM1数据作为陕西省省级动态监测基础地形数据参与侵蚀计算与统计.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中国土壤流失方程、数字高程模型、坡度
20
S157(土壤学)
陕西省水利厅陕西省水保所监测中心陕西省省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
2022-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