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3007.2013.05.012
沂蒙山区小流域坡耕地土壤颗粒结构与养分退化特征
为探讨坡耕地土壤退化程度及其与坡度的关系,在沂蒙山区选择典型小流域,通过测定流域内不同坡度坡耕地、弃耕地与生态林地的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土壤养分质量分数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坡耕地土壤颗粒结构与养分退化特征.结果表明:1)所有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砂粒体积分数最高,黏粒体积分数最低,平均值分别为70.81%、0.75%;2)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有机质质量分数为生态林地>弃耕地>坡耕地;3)坡耕地土壤颗粒分形维数随坡度增加而减小,其大小与土壤粉粒和黏粒体积分数分别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4)所有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与砂粒体积分数显著负相关,与粉粒和黏粒体积分数显著正相关,土壤氮、磷、钾养分质量分数与土壤颗粒体积分数相关性不显著;5)研究区土壤具有粗骨性砂土的物理特性,坡耕地耕作或坡度加大会增强土壤粉粒和黏粒的流失,导致土壤颗粒分布的均匀性及其分维数下降,水肥保蓄性能和养分质量分数降低.
土壤退化、坡耕地、分形维数、理化性质、沂蒙山区
11
S152(土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沂蒙山区退耕坡地土壤结构与入渗动态及其分形学机理"31070627;淮河水利委员会项目"沂蒙山国家级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SBJ2012001;淮河水利委员会项目"淮河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区水土流失防治问题与对策"HWSBC2013002
2013-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