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3590/j.cjfh.2022.06.019

三文鱼来源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分型、毒力基因及耐药性研究

引用
目的 对2019年广州市售三文鱼中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型、毒力基因分布及耐药特征进行研究,为防控因食用三文鱼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根据GB 4789.7-2013方法对90份广州市售三文鱼样品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定量及血清分型,分离株的鉴定及耐药性分析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分析,通过PCR扩增对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90份三文鱼样品中,有16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总检出率为17.78%,阳性样品污染量范围为3.6~93 MPN/g,其中批发市场的检出率(27.50%)最高.MPN计数阳性管分离得到的72株副溶血性弧菌经血清凝集共分出11个O群血清型,分型率为80.56%,其中O11、O9和O6群为主要血清型,占51.39%,其他血清型分布较分散.72株副溶血性弧菌均含有tlh基因,且均未检测到trh和tdh基因.药敏分析发现,全部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类、单酰胺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硝基呋喃类等5类18种抗生素敏感.分离株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耐药率达97.22%,少数分离株对哌拉西林(1.39%)和复方新诺明(5.56%)耐药.6.94%的分离株同时对2种抗生素耐药,未出现多重耐药.结论 广州市售三文鱼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程度较高,分离株的血清型呈多样化,主要为非致病株,但具有一定程度的耐药,存在危害健康的潜在风险.

三文鱼、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毒力基因、耐药性

34

R155(营养卫生、食品卫生)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专项

2023-03-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250-1256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1004-8456

11-3156/R

34

2022,34(6)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