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522/j.issn.1000-694X.2021.00045
干旱区流动沙地建植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后细粒物质输入对土壤碳氮积累的影响
在河西走廊中段临泽荒漠绿洲过渡带选择不同建植时间序列(0、3、6、11、19、28、46 a)的固沙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取冠层下和冠层外表层土样(0-10 cm),研究人工固沙梭梭林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粒级组成和碳氮的变化,分析细粒物质变化对碳氮积累的贡献.结果 表明:随着梭梭的生长发育土壤碳氮含量显著增加,无机碳(SIC)是有机碳(SOC)的2.7-11.2倍;黏粉粒和碳酸钙含量与土壤可侵蚀因子(EF)显著负相关,与结皮厚度显著正相关,冠层下结皮厚度是冠层外的1.9-2.6倍;土壤各粒级中SOC、SIC和全氮(TN)含量显著增加,黏粉粒中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粒级,且对SOC、SIC和TN贡献由0a的25.4%、8.5%和16.1%增至46 a的59.7%、33.9%和51.9%.干旱区土壤黏粉粒和碳酸钙含量的增加共同促进了土壤物理结皮的形成和发育,进而导致沙面的稳定,同时黏粉粒增加也是土壤碳氮固存的主要机制.
固沙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固沙年限;颗粒组分;土壤碳氮固存;绿洲边缘
41
S153.6(土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
2021-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4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