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522/j.issn.1000-694X.2019.00046
哈尔滨黄土的粒度与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粉尘物源的指示
哈尔滨黄土位于欧亚黄土带的最东端,对它的风尘物源研究是深层次理解风尘堆积与区域构造-地貌-气候变化耦合关系的关键.然而,对哈尔滨黄土地球化学组成的研究尚未开展,对其性质还存在认识上的不统一.为此,我们研究了哈尔滨天恒山剖面L1黄土层的粒度和地球化学组成,并对其化学风化和物源等展开讨论.为了示踪哈尔滨黄土的物源,我们还对东北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和松嫩沙地)进行了表土采样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表明:哈尔滨黄土不含细砂组分(125~250 μm),含有极细砂组分(63~125 μm,4.8% ~10.5%),粉砂(4~ 63 μm)和黏土组分(<4μm)占绝对优势,分别占73%~ 82%和12%~ 18%;粒度模式为三峰态分布(众数分别为36~ 40、8~10 μm和0.8 μm),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的粒度分布模式一致,但明显粗于黄土高原中部黄土.哈尔滨黄土经历了初级的化学风化过程,具有较低的成熟度和再循环历史.单靠地球化学方法不能很好地确定哈尔滨黄土的物源,但整合的方法(包括粒度、元素和同位素组成、MDS和PCA统计方法以及自然地理要素等)很好确定了哈尔滨黄土有一个混合源,松嫩沙地松花江水系沉积物为哈尔滨黄土提供了主要的粉尘贡献,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为哈尔滨黄土提供了部分细颗粒粉尘.
物源、哈尔滨黄土、地球化学、粒度、松嫩沙地
40
P931.3(部门自然地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013,41471070,41601200
2020-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6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