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522/j.issn.1000-694X.2019.00051
降雨量对科尔沁沙地3种沙生植物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对降水格局变化的响应是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方面.通过野外增减雨试验,研究了降水变化对科尔沁沙地3种沙生植物生长特性和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 表明:(1)6月植被平均密度最大,7月平均盖度最大,降雨量增加60%时,植被盖度最大,为58.0%.(2)增雨区的主要植物为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和猪毛菜(Salsola collina),减雨区主要植物为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降雨量减少60%时,蒺藜在6、7、8月密度分别为70%、80%、79%,显著高于其他植物.(3)降雨量减少时,3种沙生植物的相对含水量(RWC)减少,而细胞膜透性增加;蒺藜RWC高于雾冰藜和猪毛菜,但是丙二醛(MDA)正好相反;蒺藜的耐脱水能力和细胞膜的耐伤害程度强于雾冰藜和猪毛菜.(4)随着降雨量的增加,3种植物的光能转化效率(Fv/Fm、ΦPSⅡ)逐渐增加,但随干旱天数的增加而减小.
沙生植物、降雨量增减、生长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抗氧化酶
39
Q948.11(植物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FY100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0369,4137105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科尔沁沙生植物资源调查”项目
2019-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6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