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522/j.issn.1000-694X.2013.00331
潜水埋深对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幼苗生长和叶片形态的影响
研究了潜水埋深(40、80、120、180、220 cm)处理对一年生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幼苗生长和叶片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潜水埋深的增加,疏叶骆驼刺幼苗叶片厚度逐渐增加,叶片厚度在220 cm埋深下最大,长度和宽度在120 cm埋深下最大,且叶片长度呈优先减小的趋势;潜水埋深变化对疏叶骆驼刺株高生长影响不大,但对冠幅和分枝数的生长影响显著(p<0.05);除40 cm埋深处理中根系以平均1.24 cm·d-1的速率扎入地下水层外,其他4个处理根系生长速率随潜水埋深的增加而增加,且180 cm和220 cm埋深下根系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其他3个处理;根系到达220 cm潜水埋深的时间为123 d;幼苗生物量积累随着潜水埋深变化先增加后减小,茎叶生物量在120 cm埋深处理中达到最大值,而根系生物量在180 cm埋深下最大.潜水埋深变化对疏叶骆驼刺地上部分和根系生长的影响不同,潜水埋深增加有利于根系生长和根系生物量增加;以120 cm为拐点,潜水埋深过浅或过深都会抑制地上部分生长;220 cm潜水埋深条件下,疏叶骆驼刺生长缓慢且生物量的累积最小,表明若潜水埋深大于220 cm则对幼苗生长不利.
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叶形态、根系生长、生物量分配、潜水埋深
34
Q948.118(植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2032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Z-EW-3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100144,41371516
2014-04-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96-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