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由训诂通义理:以戴震、章太炎等人为线索论清代汉学的哲学方法

引用
汉学与宋学之争,实迄于清代.汉学擅考据,宋学精义理,各有所长.宋学与汉学是经典研究中追寻意义的两种方法,两者都力求揭示蕴含在经典文本中的义理.汉学重训诂不仅有助于思想史的还原,还可以提供一条不同于宋学的探索义理之路.按照章太炎的语言缘起说,训诂具有解蔽见道之功用,是治学之基本功.借助训诂展开的哲学史探寻,不仅能发挥解构形上学的作用,而且对哲学有深耕力作之功,从而使观念的图景不断充实与整合.在中国哲学史上,汉学是借助字义澄清义理,宋学是透过语义构思义理;汉学是对思想源头的挖掘,宋学则是思想景观的构筑.总结清代汉学的哲学遗产,绝非主张退回传统的训诂学领域,更非在汉宋之争中为一方摇旗呐喊,而是在展望中国哲学的发展前景时回望传统的一个必要环节.

汉学、义理、考据、训诂

B261;B0;B5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5ZDB005

2018-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8页

41-58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

1002-4921

11-1211/C

2018,(7)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