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层次
对于唯物史观的推进与深化这一解读视角来说,重要的不仅是马克思进行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而且是他怎样进行了这种批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达到了最高水平,这应该不会有人质疑.但《资本论》是如何以独特的方法论视角全面铺开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及资本主义现实生产过程的批判的,仍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话题.我以为,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中有三个“不仅仅”:不仅仅是对交换价值及交换关系的批判,而且是对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在内的商品关系的批判;不仅仅是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统一性的批判,而且是对剩余价值及剥削关系的批判;不仅仅是对作为结果的剩余价值的批判,而且是对产生这种结果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批判.与此相对应的是,不能把资本关系及作为其最基本形式的商品关系仅仅作为经验事实来看待,而是应当把它当作历史事实来看待;不能仅仅把它当作历史学意义上的历史事实来看待,而是应当把它当作历史观意义上的历史事实,即基于内在发生学过程的历史事实来看待;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般历史观意义上的历史事实,而是更应该把它当作唯物史观意义上的历史事实,即基于客观内在矛盾运动过程的历史事实来看待.透过上述三重逻辑层次的解读,我们不仅可以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深层内涵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而且能对马克思在这种批判中所完成的唯物史观的深化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对于我们在当下实践语境中推进唯物史观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016-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