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源起及其早期发展变化——兼论中国古代巫术与宗教有关问题
中国古代诗歌起源于原始巫术咒语.咒语也可称为巫诗.巫诗盛行干五帝时代早期及其之前.到五帝时代中期,由于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有了阶层分化,原始巫术中通天神的仪式和巫诗,开始被少数氏族贵族阶层垄断,并成为其统治社会的政治工具而发展为宗教与史诗.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夏商西周.在这两千多年中,中原各民族的史诗,由世代口耳相传到逐步写成文本,形成了”史诗传统”.史诗既是各氏族早期历史的载体,也是中国古代诗歌早期发展的特殊形式,更是夏商周三代王官之学的集中体现.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再次出现大变革,”史诗传统”也随之出现变化,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所谓”诗亡”只是史诗形式的终结,而史诗精神却在当时新起的文献体式中获得了继承与升华.
巫术、咒语、巫诗、宗教、史诗、史诗精神
B9(宗教)
2010-12-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9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