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中国古代对于诗人的集体认同
”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在中国古代是共同存在、不可分割的两个诗学论题,将二者放到一起考察,相互印证,对中国诗学的理解才会比较全面和深刻.虽然”诗能达人”与”诗能穷人”在中国古代诗学话语中都具有真实性与合理性,但人们还是倾向于选择”诗人薄命”、”诗能穷人”、”穷而后工”之说,而”诗能达人”之类表述则被遗忘或被遮蔽,从而形成中国文学批评中”诗人薄命化”的理论倾向.对于”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的现象、理论的选择与接受,表现出一种基于传统诗学观念与价值判断之上的集体认同.诗是诗人的精神寄托与神圣信仰,”诗人”是一个被赋予了悲剧色彩的崇高名称,这种集体认同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学使命的期待.
诗能穷人、诗能达人、诗人薄命、集体认同
I2(中国文学)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资助项目
2010-12-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7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