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清季十年思想中的”民”意识
清季十年间,”民”被视为国家的根本和主人、国家兴衰存亡的决定性力量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在思想界的地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然而,回到中国的现实,不少人对当时之”民”能否承担这种责任表现出很大的怀疑.这使得晚清思想界中的”民”呈现名和实的分野,具有理想和现实两个层面.曾被寄予厚望的”民”本身也成为有待解决的新问题.因此而产生的”新民”主张又被认为缓不济急,使改变政府成为关注的问题.而”民”的素质问题至辛亥鼎革仍未解决,又遗留到民国.
清季、民、国民、新民、国家
B2(中国哲学)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7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