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性”问题与文学本质再认识——以两种”文学性”为例
目前文学理论界对于”文学性”问题的考量存在着歧见,其中很多问题需要重新认识.俄国形式主义与解构主义在20世纪一头一尾先后提出”文学性”问题.前者用”文学性”概念廓清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旨在抗拒非文学对于文学的吞并;后者借”文学性”概念打破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旨在倡导文学对于非文学的扩张.这就有了两种”文学性”.虽然二者都主张文学研究的对象在”文学性”而不在文学,但终究绕不过”什么是文学?”这一问题.对此问题的理解固然取决于文学自身的性质,但也取决于对文学的看法、需要、评价.当年俄国形式主义提出”文学性”问题,其文化冲动在于对历史文化派的否定;后来解构主义旧话重提,则与后现代的文化精神完全合拍.解构主义重提”文学性”问题,倡导文学向非文学扩张,只是在认识文学本质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和梯级,它为文学研究向更高阶段和梯级的升迁提供了铺垫.
文学性、文学本质、文学与非文学、再认识
I2(中国文学)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5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