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2694.2022.00.170
2018-2021年南山区食物中毒中肠炎沙门氏菌与布利丹沙门氏菌遗传特征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2018-2021年南山区食物中毒样品中分离的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 S.Enteritidis)与布利丹沙门氏菌(Salmonella Blegdam.S.Blegdam),从遗传特征和耐药性角度了解细菌间的亲缘进化关系和耐药特征、为食源性疾病暴发溯源和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对33株沙门氏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与全基因组序列方法(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分析,同时测定30种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 33株菌分为8个PFGE型别,MLST型均为ST11型.全基因组k-mer系统发生树可见9簇.氨苄西林(AMP)、头孢唑啉(CFZ)、萘啶酸(NAL)、磺胺异噁唑(Sul)4种抗菌药物的检出率较高,均大于50%.20株菌对3类以上的药物耐药(60.60%),属于多重耐药,7株菌产ESBL酶.15株菌的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完全符合.结论2018-2021年,南山区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沙门氏菌的总体遗传距离较近,但与数据库中其它肠炎沙门氏菌遗传距离较远,自成一簇.本研究中的沙门氏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需加强对多重耐药株的监控及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
肠炎沙门氏菌、布利丹沙门氏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PFGE分型、耐药表型
38
R378.2(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项目;南山区卫健局病原生物学、传染病防控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资助;南山区科技计划项目
2023-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10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