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2694.2022.00.076

质粒介导的印第安纳沙门氏菌耐药机制及分子溯源研究

引用
目的 通过全基因测序方法(NGS)分析印第安纳沙门氏菌耐药克隆的质粒结构特征并与肠杆菌科质粒BLAST分子溯源,通过质粒消除研究其耐药表型和基因型的变化,探索印第安纳沙门氏菌耐药克隆成因及起源.方法 通过对2株(编号222、15)泛耐药印第安纳沙门菌全基因测序结果尤其是其质粒序列耐药1类整合子、耐药基因、移动元件的分析,并与NCBI中28株肠杆菌科菌的质粒BLAST比对溯源.对3株印第安纳沙门氏菌(编号15、38、222),1株肠炎沙门氏菌(编号17)、1株鼠伤寒沙门氏菌(编号32)、1株德尔卑沙门氏菌(编号163)进行高温-SDS质粒消除试验并比较质粒消除后菌株耐药表型及基因型的变化.结果 全基因测序结果显示5株菌株拥有1个带有1个以上的耐药1类整合子及多个转座酶(Tns)和插入序列(ISs)等多种移动元件的结构相似、携带大量耐药基因且同源性大于99%的质粒(>210 000 bp).经质粒消除实验后菌株15、38对四环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阿米卡星等抗生素恢复敏感,菌株222对头孢噻圬、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萘啶酸、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恢复敏感.菌株15不再携带TEM-1、OXA-1、sul 1、aacC4、dfrA17、floR、qnrB等7种耐药基因,菌株 38 不再携带 TEM-1、OXA-1、CTX-M、sul1、aacC4、dfrA17、floR,菌株 222 不再携带 TEM-1、OXA-1、sul 1、aacC4、aac6-1b.BLAST溯源结果表明印第安纳携带的质粒与大肠杆菌质粒高度相似,同源性大于99%.结论 印第安纳沙门氏菌拥有含耐药1类整合子、多种移动元件(Tns)、插入序列(ISs)及大量耐药基因的耐药质粒是印第安纳沙门氏菌泛耐药克隆形成的主要原因.该质粒可能是其进化过程中从大肠杆菌类菌中获得.

印第安纳沙门氏菌、全基因组测序(NGS)、耐药质粒、质粒消除

38

R378.2(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重点专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徐州市科技项目

2022-09-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19-62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1002-2694

35-1284/R

38

2022,38(7)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