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2694.2019.00.181
福州市流行性感冒与气象因素滞后效应分析
目的 探讨福州市气象因素对流行性感冒的滞后影响,为预警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2018年12月福州市日均气压、日均相对湿度、日均气温等气象因素与日流行性感冒发病数进行相关性和滞后性分析.结果 福州市共报告流行性感冒7 207例,男女性别比1.25∶1,4~岁组和0~岁组占比居前,依次为37.82%和29.91%.日均气温与流行性感冒发病呈负相关(r<0),其余呈现正相关(r>0),且存在滞后相关性.气温3℃,滞后7d时的流感发病风险最高(RR=I.51,95%CI:0.51~4.51),日均气压982 hPa,滞后6d时的发病风险最高(RR=2.08,95%CI:0.81~5.37).风速9m/s,滞后14d时的发病风险最高(RR=3.43,95%CI:1.28~6.63);滞后1d后,日累计降雨量越大,保护效应越显著,滞后10 d的保护效应最强,但240 mm,滞后0d的风险性最高(RR=2.22,95%CI:0.39~12.72).结论 日均气压、日均气温、日均风速和日累计降雨量等气象因素影响福州市流行性感冒发病,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可以纳入流感预测,为预警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气象因素、流行性感冒、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滞后性
35
R373.1(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6J01348
2020-04-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154-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