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2694.2018.00.145
美洲大蠊肠道无色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 从美洲大蠊肠道中分离、鉴定4株内生无色杆菌,并初步测定其抑菌活性和鉴定其关键次级代谢生物合成基因.方法 采用平板划线法、16S rDNA PCR扩增、Blast比对和最大似然值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对4株美洲大蠊肠道内生无色杆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牛津杯法初步测定4株美洲大蠊肠道内生无色杆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采用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法鉴定4株美洲大蠊肠道内生无色杆菌的关键次级代谢生物合成基因PKS Ⅰ、NRPS和卤化酶基因FADH2.结果 从美洲大蠊肠道中分离得到了4株内生无色杆菌,且4株美洲大蠊肠道内生无色杆菌与已知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Achromobacter aegrifaciens和Achromobacter marplatensis的相似度均在99.3%以上.抑菌实验结果表明,4株美洲大蠊肠道内生无色杆菌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等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选择抑制作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均能从4株美洲大蠊肠道内生无色杆菌的关键次级代谢生物合成基因PKS Ⅰ、NRPS,且在菌株WA5-1-54的检测到卤化酶基因FADH2.结论 美洲大蠊肠道内生无色杆菌可能具有产抑菌活性物质的能力.
美洲大蠊肠道、无色杆菌、16S rDNA、系统发育树、抑菌活性
34
R379.1(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广东省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项目2016A030303059和2017A020211008
2018-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81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