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2694.2000.04.047

检测微孢子虫韦伯氏Chromotrop染色法

引用
@@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感染常导致艾滋病患者慢性腹泻,新近发现该虫亦可导致非免疫缺陷者的慢性腹泻…,令人注目。 微孢子虫是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原始真核生物,虫体内无线粒体,无中心粒,含有类原核的微粒体。微孢子虫在分类上属微孢子门(Microspora),微孢子纲(Microsporea),微孢子目(Microsporidae)。现已知微孢子虫有近百个属,几百个种。该虫寄生范围广泛,从原生动物至哺乳动物均可作为其宿主。目前认为引起哺乳动物和人致病的有下列几种,En-cephalitozoon cuniculi(E.cuniculi),Encephalifozoonhellem (E.hellem),Encephalitozoon infesfinalis(E.intestinalis),Entrocvtozoon bieneusi(E.bieneusi).E.cuniculi常导致角膜炎、肝炎、腹膜炎及肠道、泌尿道感染,该虫可能是唯一一种寄生人体又有保虫宿主的微孢子虫;E.hellem亦常引起角膜炎、腹膜炎、肝炎及肠道、泌尿道感染;E.bieneusi则是目前发现为艾滋病合并微孢子虫感染最多的微孢子虫,常引起患者的肠炎和胆管炎,约有10~20%艾滋病患者常伴有E.bieneusi导致的慢性腹泻;E.intestinalis亦见于艾滋病的并发感染。 病原学检测方法是目前诊断微孢子虫病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该虫体小,仅约1~3μm,又无特异形态学特征,所以各种微孢子虫形态学描述几乎都是电镜观察到的。光学显微镜难以识别微孢子虫,鉴别各种微孢子虫则更难。所以迄今很少有关光镜下详细描述微孢子虫形态的报道。先前报道用Giemsa染色可见虫体为天蓝色小体和空泡,很难与其它物体区别,可疑时则需用电镜证实,漏检率高。因此,微孢子虫的病原学诊断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检测方法、微孢子虫病、慢性腹泻、艾滋病、泌尿道感染、哺乳动物、形态学特征、角膜炎、寄生原虫、患者、腹膜炎、虫体、病原学诊断、免疫缺陷者、光学显微镜、真核生物、原生动物、无线粒体、宿主、描述

16

R53;S89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9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002-2694

35-1284/R

16

2000,16(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